古风君子以泽,完美世界前传下载,好看的电视剧 http://acled.com.cn 專注專業(yè)定制 智造智慧未來 Wed, 04 Jul 2018 03:00:20 +0000 zh-Hans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5.4.16 黃賢?。狐c燃電磁微波領域的“烯”望 http://acled.com.cn/201807044344/ Wed, 04 Jul 2018 03:00:20 +0000 http://acled.com.cn/?p=4344

黃賢?。狐c燃電磁微波領域的“烯”望

黃賢俊(中)與同事在進行實驗 譚芳攝

前不久,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了有望徹底改變物聯(lián)網(wǎng)的石墨烯傳感器。使用石墨烯及其他二維材料,科學家采用全印刷工藝,將多種二維功能材料組合在一起,制成傳感器。

石墨烯發(fā)現(xiàn)者、諾貝爾獎得主康斯坦丁·諾沃肖洛夫教授稱:“這是第一次采用印刷技術將幾種二維材料組合在一起,制成可直接應用的功能器件。”

七一前夕,科技日報記者獲悉,這項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正是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“海歸”博士、共產(chǎn)黨員黃賢俊。

大膽假設、艱難求證,打贏石墨烯跨界研究“攻堅戰(zhàn)”

29歲的黃賢俊身上有著許多令人羨慕的地方。然而,在他的簡歷以及自我介紹中,“共產(chǎn)黨員”這個身份是他最為看重的。

高中畢業(yè)考入國防科技大學后,黃賢俊發(fā)現(xiàn),學校里那些在國防科技戰(zhàn)線建功立業(yè)的專家、教授們,全都是共產(chǎn)黨員。他們對從小就立志獻身國防科技事業(yè)的黃賢俊來說,無疑是一個生動的“參照系”。入學第二年,各方面表現(xiàn)突出的他,如愿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。

2013年9月,黃賢俊被學校選派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。

臨行前,他常常思考:如何利用好世界一流大學先進的實驗條件,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?怎樣才能更快掌握過硬本領,回國后更好地服務國防建設?

曼徹斯特大學是石墨烯的發(fā)源地。2004年,該校安德烈·海姆和康斯坦丁·諾沃肖洛夫兩位教授第一次分離出了石墨烯,二人憑此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。當時,正在學習電磁微波技術的黃賢俊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:能否通過學科交叉,在電磁微波領域開展石墨烯的應用研究?

黃賢俊的這一想法,得到了國外導師的支持。不久,康斯坦丁·諾沃肖洛夫提出與黃賢俊的導師開展合作研究。能站在“巨人的肩膀上”,黃賢俊頓感信心滿滿。

讓黃賢俊沒有想到的是,這項研究的難度超乎想象。彼時,他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窘境,每天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。

在困難面前退縮,決不是共產(chǎn)黨員的品格。黃賢俊經(jīng)過一番研究分析,制定出新的攻關計劃,最終將突破口鎖定在石墨烯打印技術上。最終,以黃賢俊為骨干的課題組,在石墨烯應用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原創(chuàng)性突破——

首次在國際上通過打印石墨烯實現(xiàn)射頻輻射,奠定了石墨烯在天線、無線通信、射頻識別等領域的應用基礎;

首次實現(xiàn)石墨烯在可穿戴天線、共形雷達吸波材料領域的應用,為石墨烯在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撐……

“明天可能會下雨,所以我要跟著太陽”

來源于中國科技網(wǎng)-科技日報,本文觀點不代表利特納米立場,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原作者。

]]>